新年首张罚单:三家金融机构均被罚超千万,两家险企“中彩”

具体来看,人保财险存在“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车险、农险、保证保险条款费率”“相关报告、文件等内容不真实、不准确”“未按规定办理再保险业务等”这三项违规行为,基于此,金融监管总局决定对人保财险总公司罚款430万元,对其分支机构罚款685万元,对27位相关责任人共罚款184万元,合计被罚款1299万元。
泰康财险则存在四项违法违规行为,分别为“未严格执行条款费率”“无资质代理销售寿险公司保险产品”“编制提供虚假的报告、报表、文件和资料”“资金运用管理不到位等”,基于此,金融监管总局决定对泰康在线进行警告,并罚款823.356625万元。同时,监管还没收其违法所得210.356625万元,并对12位相关责任人罚款131万元。总体计算,泰康在线被监管罚没约1164.71万元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从处罚人员可以推断,两家险企所犯之事均是“历史遗留问题”,有一些负责人早已离开相关的工作岗位,而这也反映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的“零容忍”和追溯处罚的态度。
泰康在线对此表示,公司高度重视,诚恳接受,2020年8月,经原银保监会常规例行检查后,公司已于2020年11月迅速启动整改工作,并于2021年对照整改完毕。目前,公司已建立常态化合规检查排查与整改追踪机制,并持续强化内部管理与培训,确保依法合规经营。
泰康在线进一步表示,近年来,泰康在线在保险行业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,以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为指引,笃定践行走财险专业化经营道路。从经营成果来看,泰康在线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2023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中荣膺A级评价,连续三年跨越百亿、持续四年盈利,整体呈现出稳健且高质量的发展态势,在行业内持续发挥积极影响力。
例如,2024年10月份,人保财险官网公布了一则公司被监管处罚的公告,从内容来看,监管指出人保财险存在16项违规行为:

⁕ 因未执行车险“见费出单”导致系统数据不准确
基于此,监管责令人保财险改正,并罚款合计1115万元。其中,人保财险总公司被罚款430万元,吉林省分公司、西藏自治区分公司、陕西省分公司、山西省分公司、甘肃省分公司、 河南省分公司、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公司、云南省分公司、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、江苏省分公司及下辖阜宁支公司、北京市分公司、安徽省分公司及下辖太和支公司和东至支公司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公司、广东省分公司、深圳市分公司、上海市分公司等19家分支机构共被罚款685万元。
2024年5月,人保财险还领了一张近千万的罚单,原因是人保财险存在“将直接业务虚挂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;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;招投标管理不规范;支农融资业务捆绑销售保险产品;相关报告、报表、文件和资料不真实;跨年度列支手续费”等违法违规行为。
为此,金融监管总局决定对人保财险罚款681万元,其中,总公司被罚221万元,分支机构被罚460万元。同时,相关责任人被罚款311万元,一共罚款992万元。
除此之外,平安财险、平安健康险也领过超500万的罚单。2024年5月17日,金融监管总局披露13号、14号罚单,其中,平安财险因电销业务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、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等多项违规行为,被罚款595万元,相关责任人共被罚款88万元;平安健康险因修改公司章程未报监管部门批准、未向监管部门报告董事辞职情况等多项违规行为,被罚款555万元,相关人员被罚75万元。
2024年年初,金融监管总局处罚局在发布的文章中指出,行政处罚“长牙带刺”要把握三个要点:突出“严”的基调,做到应罚尽罚,切实提高处罚的严肃性;坚持“准”的原则,做到过罚相当,切实提高处罚的精准性;落实“快”的要求,做到快处快罚,切实提高处罚的时效性。
除大额罚单外,监管还采取对个人禁入保险业、撤销任职资格等处罚来规范市场行为。有统计数据显示,2024年共有50人被禁入行业1年到终身,有9人被撤销任职资格。
就像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所言,“我们将紧紧围绕强监管严监管,坚决做到‘长牙带刺’,聚焦影响金融稳定的‘关键事’、造成重大金融风险的‘关键人’、破坏市场秩序的‘关键行为’,把板子真正打准、打痛”。

